当前位置:首页>健康科普>健康科普
手机扫一扫关注
中牟县人民医院官方微信
健康科普

不同阶段儿童青少年的训练指导

发布日期:2025-05-19浏览次数(55)

1. 儿童的趣味性训练与体能提升

儿童(6~12 岁)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,此阶段的训练应注重趣味性、基础技能的培养,并确保训练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适度的有氧运动,如跳绳、骑自行车和游泳,以及基础的力量训练,如体重训练和游戏化活动,能够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育,同时增强心肺功能和协调性。在此阶段,训练方式应通过游戏和多样化的活动进行,这 样既能维持儿童对运动的兴趣,又能逐步提升其体能水平。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负荷,确保儿童在运动过程中体验乐趣的同时, 有效提升身体素质。通过渐进的训练,儿童的体能将得到全面提升, 包括增强肌肉力量、柔韧性、协调性和心肺功能。

2.青少年的系统训练与运动表现优化

青少年(13~18 岁)在身体素质的提升上具有更高的训练需求和能力。此阶段的训练应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,注重力量与耐力的结合,以及复杂技能的培养。渐进式的阻力训练(如深蹲、硬拉、卧推) 结合有氧运动(如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),有助于提升力量与心肺功能。青少年阶段的训练还应包括灵敏性训练,如短跑、灵敏梯训练  和变向跑步等,能够有效提升速度和反应能力。此外,青少年阶段的训练也需重视恢复与营养,确保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和合理的休息,以促进肌肉的修复与增长,并增强整体运动表现和身体素质。


3.综合效应与身心健康

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,身体素质的提升都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。力量、柔韧性、耐力和速度的全面提升增强了体能和运动表现, 同时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改善,提升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稳定性。科学的训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青少年有效应对学业和社交压力,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,进而提高生活质量、延长健康寿命。通过系统性训练,个体的身体素质得以全面提升,进而改善体能水平、认知功能、心理发展和社交互动等。这为身心健康和长期健康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

摘自《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指导指南2025》

新浪微博zmxrmyyQQ在线返回顶部